• 浏览量:1208作者:阮凯

    二节 转基因食品



    每当我回到家乡,父老乡亲都会习惯性地问我:在外面生活怎么样。我回答:吃得还可以,什么都有得吃。

    我的这种回答,看上去有点答非所问。如果从理论上来回答生活怎么样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象回答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一样,运用多元分析法,找出主元,计算元指。

    生活的主元有哪些?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就不要一一列举了。其中有两个元一定是主元,一个是自然性与社会性、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平衡与和谐,在这个元里,人生的自然性(强烈的食欲与强健的消化吸收功能)与社会性(拥有丰富优质可口的食物)的平衡程度如何,决定生活的好坏;还有一个元就是身体健康的程度如何决定生活的好坏。吃的好就是人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一种基本的平衡,人生就能得到愉悦与满足,吃的好身体才健康。所以,父老乡亲跟我约定俗成,为了提高实用性,把吃的好不好作为生活的主元甚至唯一的主元,回答生活怎么样只需要讲述吃的好不好就行了,不要啰嗦太多。如此看来,我的回答并非答非所问。

    从我猫叔的这个生活细节里面,至少可以看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实用性不同,大多数人在回答你幸福吗、生活怎么样等问题时往往只回答一个或几个元,并不是从理论上作全面的回答,因此有人会质疑人生多元分析法的正确性。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无论是父老乡亲还是我都一直认为:“吃”对于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好坏的重要性。

    吃的好不好,能不能吃,是否拥有充足的食物,食物的品质如何等等关系到人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和人生时空洞的大与小,身体健康、人生的幸福、生活的质量等等,我相信所有人都跟我一样明白其重要性,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关于“吃”这方面的问题呢?这就是这一节所要讲述的主题。

    人类的食物,离不开动物、植物、空气和水。这也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人生时空洞的“主元”,人类在进化,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迅猛发展,那么,人类的根本“需要”-----食物有没有随之而进化、进步、不断发展呢?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纵观人类食物的发展历史,最早期的人类主要是用猎狩和采摘等方式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可以想象古人的食物是何等的品质,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和食物就养育什么样的人类,可想而知,古人也许比我们现在人类的生命力更旺盛(自然性更强)。后来,人类逐渐学会了耕作种植。养殖等技术,使人类人口剧增,社会不断发展,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变成猎狩采摘与种植养殖共用,在这段时期,人类选择食物的方式更多元,人类可以得到更丰富的优质食物,人口进一步增长,当然,由于战争、天灾等原因造成的“饥荒”也让人类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回顾我个人的经历,实在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经历五十年代末的大饥荒时期,上一辈人经常讲起那一段辛酸的往事,由此可见人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自然性与社会性不和谐,给人生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这种痛苦与不幸的人生经历。在我小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我有着一幕一幕深刻的记忆:蓝天白云山青水秀------随处一个水坑和水沟的水捧起来就喝--------村后的小河里黑黝黝的一群一群的鱼,逮都逮不完的--------门前的水塘是最好的游泳池,盛满了童年的欢乐---------天空时常掠过长长的雁阵--------春夏季节茂盛的植物,满地的野菜,还有令我没齿难忘的一些美食:鲜甜的煎鱼、浓香的鸡汤等等。

    现在,这一切都变了,那些美好的记忆已不复存在,到今天我们忽然发现,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现在的食物好像都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样。

    是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生产,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猎狩等行为都是非法的。那么也就是说,人类可能再也无法享受到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便捷与优越了,从现在到将来,人类获取食物将越来越依靠生产甚至完全依靠生产。并且我们似乎还没有意思到出现这种局面所面临的俱多风险。

    在目前的这种状况下,由于人类人口增长或者人类助长一种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等原因,人类对于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话,人类就必须增加生产,提高产量,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饲料等等,这样的话,我们的食物就会有农药残留、品质下降等风险:如果再加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等因素,人类有可能运用改变动植物基因的方法来生产食品。

    说到转基因食品,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家也看得到,我并不是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我之所以用转基因食品来作为这一节的标题,只是想站在前面这部分理论的角度,用一个普通人的感受来看待当前我们在“食物”问题上的种种纠结、不快、不安等等。

    转基因食品,只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有时候在商场里看到很多食品都打着非转基因食品的广告词,由此可见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转基因食品,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就要彻底反对完全杜绝转基因食品呢?这样的话,试想一下,在目前需求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气候变化、病虫害增加等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没有转基因食品,可能有许许多多人要饿肚子,饿肚子的滋味可是相当难受哦,况且有专家也说了: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可以吃。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也不得不半推半就地接受转基因食品。

    假如我们充分肯定和大力发展转基因食品,那情况又将如何呢?这样的话,有些问题我们必须要能回答清楚,比方说,根据古人“天人合一”的法则,有什么样的环境与食品就造就什么样的人,食物的基因转变了,久而久之,人的某些自然属性是不是也会转变?转基因食品能不能让我们的自然性更强,身体更健康,会不会让人得一些“疑难杂症”?未来我们能不能生产出对人体完全无害而又高品质的转基因食品?就算我们具备十分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但如果食品的基因不断改变,而人类的科学技术毕竟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在自觉与不自觉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们的身体作为试验品?-----

    也许是我们还无法完整地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所以在现阶段,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处于争议、纠结之中。

    在现阶段,当食品生产与市场经济“交融结合”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一种可怕的情形:食品生产与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可能在食品中添加一些“非食品”的各种添加剂或者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等等,给人生的自然性造成严重的伤害,有关这方面的经历或者新闻报道实在太多,其实如果我们从理论上来推断的话,这种情形应该早就在预料之中。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还有一种可怕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未来越来越依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过度养殖种植”等现象,特别是比如人工养殖的动物,有可能把一些流行病交差传染给人类,比如沙士流感、口蹄疫等等,并且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控未来这些流行病还能产生哪些变异。

    在最近几年,在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方面发生了几次重大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热议,有人把其原因归结于监管不严或者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黑心”等等,对于怎样解决这些难题也是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我在前几年就非常想站在人类生命学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我的写作进度迟缓,没有到达这个章节,不过现在看来,我们还是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难题,所以我现在来写的话,并不是亡羊补牢。

    我思考为什么现阶段会出现这些现象,为什么六、七十年代没有或者说很少,为什么古代很少听闻与记载------,我们反思一下,因为人生多元,所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应当采用不同的机制或体制,市场经济促进了某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壮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行业或领域都适用呢?如果在食品的生产经营行业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话,生产经营者有可能在比较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铤而走险,为谋求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一些危害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行为,再加上这个领域非常广阔,所以监管起来难度很大,我们最终把赌注押在全社会的道德文明、良心与诚信之上的话,那肯定存在巨大的风险。

    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特别的建议,就是把食品、医疗卫生、教育等这些关系到民生、民族未来、国家前途的领域尽量地从市场经济体系中剥离出来,划归国有制生产经营,单独搞计划经济,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也是符合人生多元理论的。我希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能够充分考量一下我的这个建议,或者能够提出比我这个建议实用性更强的想法来解决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幸福、生活质量等,实在太重要,因为毕竟通过法制来监管的话,难度很大,内耗很大,还不能完全避免风险。

    因为人生时空洞有限,所以人类要尊崇自然、敬爱生命,所以人类必须时刻注意约束与限制自身的行为举止,不要对他人、自然环境、动植物等造成不良的“作用与影响”,不要妄自尊大,以自我为中心,妄想主宰这个地球的一切-------,正因为人类违背了这一核心理论,所以导致我们失去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好的“伙伴”----动植物们等等,所以人类的错误导致了今天这种对食物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小的局面。

    因为人类自身的错误,导致野生动物不断减少甚至一些种族的消亡,不得不制定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不准捕杀、贩运、交易、吃野生动物等等,在野生动物日益稀少的情况下,人类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改变了一些动物的基因,大量地饲养宠物,这一行业大有日益兴盛之势;在野生植物减少的情况下,人类处处栽花种草,以供欣赏聊以自慰;自然界原本处处都是风景,在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之后,我们不得不到处去寻找风景,所以旅游业蓬勃发展;人类的活动影响与阻碍了动植物的基因的传播、变异、进化与发展,现在为了获得更丰富的食物,想到了不厌其烦的改变动植物基因的方法-------。人类不知不觉地走在一条“畸形”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现在,人类已经清楚地意思到了顺应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空气、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的重要性,并且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这说明人类的自觉意思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即便如此,为什么自然环境等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野生动植物也没有明显增加,我认为这是因为在现阶段,人类虽然在自觉意思方面在不断增加,但是要上升到自觉行为和自觉习惯还有很大的难度,我们离自觉时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比方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然而据有关专家的考察,野生动物还在减少并且一些物种还在不断地消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类虽然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思,但是,人类在自身的根本利益(人生时空洞的主元)-----土地,这方面却不愿放弃,人类用各种“美好的理由”比如发展经济、改善交通、建设家园、方便群众等等,用道路、楼房等侵占着每一寸土地,人类逐渐把野生动物的家园乐园变成自己的家园乐园,看上去这一切似乎理所当然,也看不到野生动物的“反对”,也没有什么“血腥暴力”,然而,这些行为对野生动物的伤害远大于我们猎杀野生动物和吃野生动物,可能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心照不宣”,也很少有人对这些行为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到底有多大进行广泛的研究,也许有人会骂我这种站在动物的立场上说话的人是“畜生”。

    人类修建的道路不断地延伸,恨不得触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类不断地追求便捷、快速,道路延伸到哪里,就在哪里修建房子,哪里就慢慢变成了人类的家园乐园。

    在这个发展与建设的过程当中,人类有没有计算一下毁坏了多少各种野生动物的栖身之所;人类在炫耀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的时候,有没有统计一下,这些道路要占去多少面积的土地、耕地;还有一种对野生动物来说很致命的危害就是:冗长无比、交错纵横的公路、铁路等严重地影响与阻隔了野生动物特别是大型野生动物的基因的传播、交流、碰撞、更新、变异等等,无法形成庞大的种群,只能在小范围内近亲繁衍,基因有可能不断退化,不知道有没有专业机构专家学者能够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野生动物减少或消亡的主元、次元,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类意思到要保护野生动物,也可以做到不杀不吃野生动物,但在根本利益上,人类不能作出让步,不能做到把土地让给野生动物,这就是野生动物还在减少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现在种种食品问题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对自然环境、以及比如社会道德、教育等其他领域也进行同样的分析研究,也许会发现,版本虽然各有不同,但结论都有相同之处。那么,也就是说,人类在文明时代,人类的自觉程度还不够,也许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在痛苦与不幸中考验和磨练、世世代代地培养与训练等等,才能最终进入自觉时代。

    大家也再一次考量一下我运用人生时空洞有限的这个核心点以及人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的这个基本点所推断与构想出来的人类的未来-------自觉时代的正确性、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们还可以反思一下,假如我们现在或者将来都无法解决食品的多元化、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那么,人类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身体不能高度健康,如果从人生幸福的角度来看,虽然社会进步、生产力提高、科技在迅猛发展,人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感、存在感,但人类的安全感、满足感却在下降,通俗地说,在某些方面我们还不如古人,又回到了从前。那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等等的意义何在呢?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问我:关于环境、食品等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键是现在很难真正地解决,既然你总是想证明这部分理论的正确性与重要性,那你能不能运用现有的理论来为人类构想一种办法或者一种生活方式,彻底地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呢?

    真不好意思,在这一节的前半段,我的确重复了一些“陈词滥调”,违背了我不愿意重复别人的观点的写作原则,在此表示歉意。不过,对于如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食品等等问题,我也的确酝酿了很久很久,最后形成了一套方案。

    现在我就把它拿出来给大家共同考评。先看下面的图示:








    请大家不要用专业技术的眼光来看上面的图形,就好比一个小孩用涂鸦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一样,我是想用这些图形来表达我的一种思想、一种构想。

    1所要表达的是:人类要大力发展航空事业,用空中的立体交通逐步代替繁复凝重的地面交通,飞机越来越简单、廉价、普及,汽车工业逐步向航空工业转化,公路铁路等的里程数不断缩短减少,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逐渐淘汰,国家的政策也要向航空事业倾斜。

    在航空交通中,高空可以用大型或超大型的运载飞机,用于运载货物等物流,中空用于中型的客运飞机,低空用于小型的直升机、气球。汽船等飞行器,在贴近地面的空中,人可以飞行,也就是图2所表示的“飞人”。

    人类所居住的房屋,是一种可以拆解组装的房子,房子由一些标准构建结构而成,可以批量生产,房子由柱子支撑,柱子是用构建连接而成,就是图3,所示,这个构建很关键,既要坚固、安全,又要轻巧、可更换、可拆解,我不是工程师,但我相信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每个房子的屋顶和墙面都是用太阳能收集面板材料制成,这样,每个房子既有居住功能,又有制造能源的功能,人类要聪明地运用这种有“多元”作用与影响的方式方法,房子所收集的能量可以为电池充电,满足“飞人”的需要,房子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加楼层并有空中轻巧的走廊链接等等。

    这样的房屋拆迁方便,可以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当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更多人来实践。

    2所要表达的是人可以在超低空、贴近地面飞行,不是象飞机或者飞鸟一样飞行,而是象青蛙在水中游弋那样,从容漫步,速度不快,但可以走直线,所以速度可以相当于我们现在骑自行车的速度。“飞人”的背部装有减重包,这个减重包可能是用压缩氢气(仅供参考)等制成,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的体重,不同体重的人佩戴不同型号的减重包,腹部装有可以提供向上推动力的装置,双腿装有提供向前推动力的装置,动力的能源是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电池,双臂装有翼状器,主要是掌握平衡与方向,另外,头部与背部有固定,以免头部下垂,背部装急降设备等,“飞人”的动力不会很强大,不会象宇宙人那样自由飞翔。

    请注意这只是我的一种设想,怎样发明这个“飞人”,还要依靠人生的“活动与变化”及人类的智慧与科学技术。我坚信人类的智慧与科技,一定会有人类的“英雄”能够成就这个“飞人”。


    这个“飞人”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一场革命,人类将会摆脱对道路与水泥森林----楼房的依赖,构建一种有如我所描绘的这种人类生活方式一样,彻底改变人类的居住模式、出行模式等等,因此,我把这个“飞人”称之为“革命者”,这个革命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人类反省自我、战胜自我,自己“革”自己的“命”的成功杰作。

    这种人类的生存模式,是在自觉意思的主导下,运用了人生多元理论与人生实用理论结合我的想象力(人生的活动与变化)构建出来的,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一、人类要彻底改变居住观念与模式,人类的生活区建筑物必须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自然风景的一部分,甚至有益于环境与风景,这样的话,人类可以尽量地分散居住,避免“拥堵”,人类建造房子要学习飞鸟垒巢的智慧,要用轻型材料,建在空中(因为人也可以飞行),人类可以把一些重工业、污水处理厂、飞机场等建筑留在适当的地面上,把人休息、购物、交往等活动的生活区逐渐转移到空中,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就是住在空中,只不过要有个架空层,这个架空层的意义很重大。

    二、人类要彻底改变出行观念与模式,人类要大力发展空中交通,由空中交通逐步替代地面交通,现在,我们还没有充分意思到地面交通对环境、水、空气、动植物等的巨大危害。

    人类通过对自身的改变(调节与适应),真正地做到把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动植物等的不良作用与影响降到最低,真正地做到尽量地把土地还给动植物,而不是天天在高喊、在呼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尽情地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因为有了土地,地球恢复了原有的郁郁葱葱的地貌,植物生长蓬勃繁盛,因为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这时候,地球的每一处都恢复了原有的模样,处处都是风景,就好比我常常回忆起的故乡------就是很平常的村庄,一年四季风景不同,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最美的,不用再去寻找------,那些久违的动物也都回来了,它们又可以在原本属于它们的大地上纵横驰骋,自由地生长,又出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情景。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为什么房子要架空,就是要做到让动植物的“基因”交流上没有“断点”,这样动植物的基因就会爆发,生命就会爆发,那么,地球又成为了动植物的家园乐园,这时候,成群结队的猪马牛羊、豺狼虎豹等等布满大地,巨兽重现江湖山野,大鸟归来,----------

    那么,人类还会为食物问题犯愁吗?大量的动植物涌现,大地上生机盎然,这时候人类可以建立动植物基因档案,根据需要调控动植物种群的数量,把那些“过盛”的动植物用适当的技术变成人类的食物而不是用传统的猎狩,因为传统猎狩容易破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人类能够正确处理与动物的友好“伙伴”关系,就不用再饲养宠物了。人类通过“基因管理”而不是“基因改变”一样可以获得更加丰富优质的食物。这时候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变得很简单,不需要精耕细作,根本不需要农药化肥饲料等,比方可以采用飞机播种,自由采摘植物果实(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采集植物作为食物)等广种广收的模式,把生产活动变成一种休闲娱乐------

    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又回到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与通过生产获取的多元方式,人类在发展进化,动植物的基因也在发展进化,根据“天人合一”的法则,人类又可以获得不断丰富多元、质量不断提高的食品,人类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程度越来越高,人的身体越来越强壮,幸福感无限增强。

    这时候,转基因食品这个名词就跟它突然出现一样突然消失,有关食品的各种不安与困扰也会消除。

    我们再一次反省一下,人类的这种观念与模式的改变、自觉性的增强同我们现在的一些苍白无力的“呼吁”、无休无止的“监管”、伤神劳力的“治理”等等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比较一下,我们会感到震惊吗?

    我喜欢做梦,有好些次在梦中真切地出现了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一些情形:我看见美丽无比、“恍如隔世”的河流与湖泊,水清如镜、杨柳依依------;我的家乡长出了很多很大很大的树------;我在低空飞行,是象青蛙在水中游弋一样,飞飞停停------;我看见空中有一群飞翔的小鱼-------;我看见天鹅把巢筑在我家旁边,可以和我一起飞------。当我梦醒之后,面对这个“未知元”,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我思虑过度?难道是遥远的未来在向我发出召唤?

    也许有人会说:嘿嘿!你的确是在做梦,你所构想的这种人类的生活方式就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根本就实现不了------

    的确,我所描绘的人类的这种生存的观念与模式,可能还有很多疑点,比如:

    那个能撑起房屋的构件(图3)能生产出来吗?

    飞机会普及、简单、廉价吗?

    那个飞人所用的减重包、空中推动器有那么简单吗?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制成电池吗?

    ------   ------

    还有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追求的是“豪车”、“豪宅”等等,与我所描叙的目标恰恰相反,我这种站在动植物的立场上,把人类的“命根子”交给动植物的“禽兽”行为以及“放着康庄大道不走非要把自己落在风雨飘摇的半空中”的“作贱”行为,肯定会赢的骂声一片------

    是的,在目前的状况下,从人类所拥有的意思、观念、科技水平等等方面来看,还不能实现我所描绘的这种情形。我之所以还要把他提出来,主要是想让所有人看了之后,首先从人生多元理论的角度考量一下,我们通过一种改变,能不能解决俱如环境问题、水和空气的污染问题、气候问题、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疾病流行等等俱多问题,再从人生实用理论的角度考量一下,人类实现这种情形的难度有多大,最终能不能实现。

    我希望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们,能够认可我的这种理念,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地面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包括汽车尾气的积累沉淀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水循环污染、土壤地质污染、雾霾等等,以及占用大量的土地、对动植物造成伤害最终影响到人类食物的品质与多样性等等。这些方面将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因此,从实用性出发,人类最终会逐渐放弃地面交通。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至少我们就不会搞什么空中巴士、无人驾驶汽车等等脱离不了地面的交通项目,少走很多弯路。

    深圳有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个人飞行器,名字叫做“马丁飞行喷射包”,这或许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目前还没有出现成熟的产品,可能还有很多缺陷,所以我们还不能看到这种产品的重要意义。我想,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经过有志之士、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也许在本世纪我们能研发出更轻便、续航时间更长、能源更清洁、更加安全、实用性更强的个人飞行器,我相信这种个人飞行器最终会象汽车一样风行与普及,最终代替汽车。

    也许,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主要要看我们现在能不能形成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


    尽管如此,我还是梦想着假如我们能够确定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我们能够逐渐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终我们提前若干年实现了这个目标,让我美梦成真!那么,人类可能要少走很多弯路,少经受很多痛苦与不幸,甚至要少付出多少万人的生命--------

    也许在若干年之后,人类在经过无数“问题”的折磨与摧残之后,在经历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不和谐的痛苦与不幸之后,终于醒悟,想起我写的这些文字,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许在若干若干年之后,有人会想起一个很平常的人,名字叫阮凯,曾经用自己的生命写过一些从来没有人写过的很特别的文字,只是因为这个人没有什么名气,影响力太小(人生时空洞太小),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得不到普遍的认可------,这时或许有人会面对“泥土和空气”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这个时候,说明我还有“存在感”,那么我一定会含笑九泉的。